疫情降溫,莘莘學子的心都開始蠢蠢欲動。如何強化肌力的展現,讓久違的運動魂回來但是又不會受傷呢?慈濟大學醫學院執行長者健身房計畫,邀請慈大與花蓮女中的學生擔任種子老師,讓學子們更了解運動安全防護,希望學員們可以將課程所學普及到家庭、社區與部落。

  慈濟大學醫學院執行教育部指導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I care教育向下紮根之願景工程」長者健身房計畫,除了希望長者們出來運動以外,更希望推動安全運動的概念。幫助長者安心運動、安全運動。

  日前邀請到花蓮慈濟醫院復健科蔡子涵物理治療師、李懿哲物理治療師到慈大辦理一日運動安全防護課程演講,為學員們帶來豐富的運動傷害系列課程講座。

  計畫主持人陳宗鷹院長分享個人運動以及相關治療運動傷害的心路歷程,陳宗鷹院長表示曾經運動受傷過,感恩花蓮慈濟醫院的物理治療師幫忙讓他能再次重返網球場。非常高興能辦理這次的講座,讓大家可以學習如何避免發生運動傷害,若是在生活中遇到運動傷害的人時該如何幫助別人。

  慈院蔡子涵物理治療師為學員講授常見的運動傷害,也透過實際操作讓學員們體驗正確的姿勢可以更省力。此次的課程重視學員們的實際體驗,從如何伸展、以及彈力帶操作和貼紮的示範,每個學員聚精會神地聽講,並小心的剪裁肌內效貼布。

  此一活動不只結合了慈大學生、花蓮女中更邀請社區長者適性運動的培力教練們一同參加,一整天的活動大家認真學習,更希望透過大手牽小手,向下紮根。

  慈濟大學學生分享,成為種子老師不僅可以幫助別人,自己受益更大,懂的如何伸展自己的身體、舒緩肩頸,也學到了彈力帶以及貼扎的用法。社區長者適性運動的培力教練曾惠滿表示,之前不認識貼紮,透過運動貼布包紮,困擾多年的板機指狀況大大改善了!花女急救社社長黃琳真表示,學到了豐富的運動傷害相關知識,期待把這次所學的各種觀念實際運用在運動會上。

  把運動安全防護課程推廣出去,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安心運動,也可以節省許多健保費和無形社會成本。未來慈大將進一步實踐運動安全防護觀念,培育在地學子們學習看見長者與部落的需求,由學員們發起行動,進一步普及到社區、部落,讓長者們都能增加運動訓練的意願,可以安心運動、安全運動。攜手打造具社會責任意識,實踐健康均等、城鄉永續的發展目標。

撰文/蔡娟秀 林翊樺;攝影/吳奕箴、邵翊婷、李佳



本文來自: http://n.yam.com/Article/20211105330758







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4helakueay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