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法說前,遭遇3月營收小亂流,又傳出高雄28奈米廠跳票。半導體景氣復甦恐不如預期,市場擔憂二次庫存去化問題。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沒有所謂的二次去化,去化才開始,要幾個季度才完成,台積電客戶是最後才進行去化的,所以台積電管理層最後才知道,「反應遲鈍,預測失去準度」。

台積電公布3月營收為1454.08 億元,創17個月新低;第1季營收5086.33億元,季減 18.7%,年增3.6%,為歷年同期新高,但略低於先前財測預期。

台積電年初發布首季業績展望,假設台幣兌美元匯率30.7元,預估台幣合併營收5126.9億~5372.5億元。然而第1季匯率普遍位於30.3元~30.5元之間,由於台積電營收規模龐大,因此出現季度台幣營收未達標情況。台積電除了被匯率拖累,還有半導體庫存去化速度比預期慢,恐拖到第三季。

外媒報導,Wedbush分析師 Matt Bryson指出,台積電營收放緩,意味著本季一開始就疲弱,顯現出財測又一次失準。他說,以過去經驗來看,台積電第1季營收的最後一個月通常最強勁,如今3月業績罕見下滑,顯見放緩程度令人意外。

半導體庫存已調整一段時間,仍未迎來真正復甦曙光,外界憂心是否出現二次庫存去化。

陸行之認為,科技產業沒有二次庫存去化的問題,去化才開始,要幾個季度才完成,台積電客戶是最後才進行去化的,所以台積電管理層最後才知道,反應遲鈍,預測失去準度。

他提到,之前多次呼籲,提醒台積電砍資本開支,降2023年營收預期,投資美國廠不利,但公司有自己考量。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ATM不給錢、登記失敗「領不到6000」怎麼辦?補救措施一次公開
碳費徵收8月草案出爐 明年上路
虧大了 每月3千8竟有9萬人未領 勞保局籲民眾注意權益